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2页 共2页
苦苦等待十年(2)
苦苦等待十年(1)
序
编号:
11
笔名
:
溪翁
发稿时间:
2010-9-15 7:39:37
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 有的党员干部也去烧香拜佛了。在铁路两旁,教堂也开始多了起来……。当初,真的有些疑惑,于是,开始了我关于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多少世纪,黄河养育的中华儿女,鲍经无数的屈辱与压迫。他们反抗过、祈祷过,然而,都无济于事!当我们换个思路,拿起了枪杆子,建立一个完全崭新的国家时,中国人从此就挺起了腰杆子,再也没有低下头!对外国人敢说“不!”,喝令帝国主义“滚出去!”;中国,还是那个中国,人民,还是那个人民,几千年,人们穷得穿不上裤子,仅仅30年,在那块历经苦难的土地上,突然爆发出来数不尽的财富,贫困的13亿人,今天自豪了!全球1/4的人哪! 这是为什么?是哪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创造的吗?不,这是精神的伟大力量! 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和宗教都源于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愿望。它们在历史上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它们能共创和谐。 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认识(论)——人类对社会规律本身的承认与认识;二是人们对美好的期望追求(甚至“规划”出“天堂”)--它能带来的安慰、勇气、决心……。 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设计出火箭登上月球注;计算机把世界人们拉在一起,推动民主的进程;电视、电话、火车、飞机;不断增产的粮食;不断改善的污染;……。中国那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底从何而来?人所共知,来源于某种认识与精神的转变! 几千年来,各种宗教团结了几十亿人,驱动着人们的智慧,让人们与天地融合,日月同辉!那种融合,对人的实实在在“灵魂净化”,也是无以伦比的。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会因为去天堂的梦想,减少许多痛苦;一个善良的人为了那个死后的幸福而不断地做善事,引导人们奔向理想天堂。 一个马克思主义主义者,为了信仰、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而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种人间和谐,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亲人的安慰与体贴,会使人感到(非物质的)幸福;……。 精神,是人类的期望,是人类和谐生存的一种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人是不能生存的,他需要这种动力!也要成为动力。 这是巨大的推动力与创造力,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可以叫“精神变物质”吧? 精神是人们共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共同”才有的追求。 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哲学。一个好的精神,必将使这个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一个国家需要一种凝聚力,共同的意志:中华民族因为巨大的凝聚力,用最艰苦的努力,驱除日寇,恢复中华;日本帝国主义的“凝聚力”,用于侵略中国,最后以最悲惨的下场,结束了它不光彩的生命!因为它失去了全人类对它的凝聚力!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她多么需要凝聚呀!多么需要尽快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科技水平,早日使中国更加强大起来。不再受人欺负辱! 我们曾经因为选择了为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战斗,它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的支持,也得到了一切正义的支持,让邪恶无可奈何,使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光明!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一个共同精神鼓舞下,团结起来,去创造一个新世界,那将是一种什么情景啊! 实际上,人类之间的争斗,归根结底,源于物质上升到精神追求的争斗。 教育是人类精神繁衍的手段。是要培养人类自己的接班人。我们的不少家长和教师,以为用办这个班、那个班,就能使自己的弟子成龙。其实这是不行的。当然,各种“实际操作”是解决孩子认识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最终让孩子们得到认识论的启发,特别是强烈的精神追求!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品格!包括品德、自治能力。 :“……一个受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爱因斯坦晚年文集》p27)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那种超人的价值和力量。我们的现代许多青年,甚至家长完全放弃了这种追求。他们根本不理解信仰给人们带来的智慧与力量--它如此之强大! 有人说,当今中国已经没有什么信仰了,因此,法律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但是,人们也越来越需要精神的抚慰。有人认为,今后的社会可以不要什么信仰,完全靠法律来维护。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是靠信仰维护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的“底线”,信仰是人类的最高的“追求”,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也是它的一部分。 唯物与唯心。 我不想回避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区别。 它们都是通向“天堂”的桥梁。“天堂”是人的梦想,它使绝大多数人,能站在“高处”腑望世界,眼光锐敏。它使人类能够殊途同归_实现人类的共同、最终的愿望。是人们长久以来,经验的推理。 但是,至今,我还无法说清楚“唯物”和“唯心”。它们好像数学的“公理”,作为一种“认定”,那是很难论证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可”。我是一个忠实的唯物者,我这里的一切论证显然都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的。 不管它是造物主创造的,还是大爆炸形成的,它们都承认大到宇宙,小到社会都遵从一定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建立在科学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它从人们的的吃、穿、住到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基本事实或说“规律”出发,看到了阶级、阶级斗争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与“科学”的利用,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过去曾经被压迫的民众,在很多国家里,都有了许多改观。不管有些人愿不愿意。 在中国,是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融合了各种主义与宗教,指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在经济战线上动员起来的人民积极性,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在重重阻力和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开始了实践中摸索。中国的崛起,甚至使西方的一些人有些“躁动”,正像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所说:“说恐惧可能有点过分了,不安和躁动可能更贴切一点。不安是因为不知道中国的崛起对西方来讲最终是祸还是福;躁动是中国居然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创造了生机勃勃的经济繁荣,而且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态。” 宗教和马克思主义都需要实践的检验,不休止的内部争斗就是对主义、宗教本身的检验。 实践证明,我们犯过了“左”的错误,改正它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借鉴了别人的经验修正了自己的路线,走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并且取得了重大成功,为世人瞩目!但是分配不公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当然,人们担心的不是“还不富裕”,而是从少数人极聚增长的财富中、消而不灭的贪腐中、一些党员干部对人民的冷漠中,害怕政权不为人民服务,忘记了老百姓!。这一切只靠哪个个人不能够办到的,它需要一个组织,那就是一个党,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正确纲领的共产党! “宗教”源于人们地人类幸福的追求,“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将让宗教淘汰迷信,纯正人们的信仰。典型的例证是“日心”说意大利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竟然下令烧死了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今天人们登上了月球,探测行星,预测一切以太阳为核心的规律,我相信没有哪个人、宗教还否定“日心”说。尽管那些美好的童话还在流行。 我喜欢马克思主义。 我喜欢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总结的认识论、方法论。它完全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错误,它不怕修正自己,因为它是一门科学,它必须让自己尽最大可能逼近社会与自然的规律本身。它在人们的精神上的巨大推动力是共产主义理想,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像我喜欢宗教里面的许多美德一样。 我喜欢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它追求最广大人们的希望,按着社会自身的规律,奔向共产主义。 我喜欢它的直白。它坦率地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几乎全部问题,这本身就是一大贡献。 我喜欢它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的精辟论述,这是一切创造实践的根本。 横观世界,一个正派的宗教能团结了一大批人,让它的信徒们走向善良的路,就像佛教的那种“普度众生”……。但是宗教实际上也必须接受科学的制约。我不信佛教徒不看电视。 基于这种“解放”,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联手,可以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共同奋斗。融合是和谐,和谐就能转变成巨大的推动力。 一个好的宗教、主义应该是开放的。放弃一切障碍交往的“清规戒律”。其实,这种改变时时都在进行。 总之,人的精神一是认识论(科学,哲学……),二是人的动力(鼓舞与决心……)。我信仰马克思主义,也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更多的人相信它。我不希望人们没有信仰。 一切善良的人们团结起来! 附: …… 纽约市一个礼拜日学校六年级的孩子在教师的鼓励之下1936年1月19日写信给在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问他科学家们是否也祈祷,如果祈祷的话他们祈祷什么。爱因斯坦在同年1月24日回信说: 我尽可能简单地回答你的问题。下面就是我的答复。 科学研究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即每一事物的发生都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因此这个思想对人的行为也适用。正因为如此,一个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很难相信事物会受到祈祷的影响,很难相信向一种超自然的存在物表达愿望会对事物产生影响。 然而,还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关于这些法则的实际知识是很不完全的,以至实际上人们相信自然界包罗万象的基本法则的存在也依赖类似于某种信仰的东西。迄今为止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种信仰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 可是另一方面,每一个严肃的从事科学探索的人都深信不疑的是,在宇宙诸法则之中存在着一种精神,它远超越于人类的精神,在它面前我们人类以自己区区有限的力量而感到藐小。就这样,对科学的追求导致了一种特殊的宗教感情。确切地讲,这种情感很不同于某些比较天真的人的那种宗教虔诚。” [爱7]“我想象不出存在着一个能直接影响每个人行为的有人格的上帝。也不能想象他会坐在那里专门评判由他自己创造出的众生灵。尽管现代科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机械论的因果关系,我仍不可能接受这个上帝的存在。 我的宗教式的虔诚源于我对于远超于一切的那种精神的无限崇敬,这种精神只有一点点被我们微弱的和稍纵即失的理解力依据客观存在的现实得以理解。道德是极其重要的,但那是我们人类自己的事,道德并非因为有上帝而存在。” 我期望着,有更多的青年有自己的理想、信仰,更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相信马克思主义, “那么,首先我将不问宗教是什么,而宁愿问用什么可以刻划一个使我认为他笃信宗教的人的抱负:在我看来,一个受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爱因斯坦晚年文集》p27)